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名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未来五天的赛事中展开激烈角逐,这是国内业余击剑赛事中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高的年度盛会,展现了击剑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
清晨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早已人声鼎沸,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手持花剑、重剑和佩剑,在剑道上热身备战,看台上坐满了前来助威的家长和击剑爱好者,整个场馆洋溢着紧张而兴奋的氛围,上午九时,开幕式正式开始,江西省体育局领导、中国击剑协会代表及赛事赞助商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。
“击剑运动在中国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。”中国击剑协会副秘书长张涛在致辞中表示,“俱乐部联赛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,近年来参赛人数逐年递增,比赛水平也显著提高,今年参赛选手数量突破3000人,创下历史新高,这充分体现了击剑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。”
本次赛事设男女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按年龄分为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公开组等组别,最小的参赛选手仅8岁,最年长的选手已逾花甲之年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
来自北京锐剑击剑俱乐部的李教练带着28名学员前来参赛,他告诉记者:“我们提前两周就开始了针对性训练,这次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,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,许多小选手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赛事,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。”
赛场内,金属剑身碰撞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,在U12女子花剑小组赛中,来自上海的小选手王雨涵以5:3战胜对手,摘下面罩时脸上洋溢着笑容。“我很喜欢击剑,它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。”王雨涵学习击剑已有三年,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全国比赛。

赛事裁判长李建国介绍,本次比赛采用了最新的电子裁判系统和视频回放技术,确保判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。“我们组建了由国际级、国家级裁判组成的专业团队,所有设备都按照国际标准配置,为选手提供最好的竞赛环境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参赛选手中女性比例显著提高,接近总人数的45%,反映出这项运动对女性吸引力的增强,15岁的广州选手刘思琪练习重剑已有五年,她认为击剑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:“击剑需要智慧、策略和优雅,这让我在比赛中感受到力量与美的结合。”
赛事组委会在安全保障方面做足了功课,除了常规的医疗团队外,还配备了专业的运动损伤防护专家和物理治疗师,确保选手们能够以最佳状态参赛,组委会还组织了多项击剑体验活动,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陈强表示:“承办这样全国性的击剑盛会,对推广南昌市的体育文化和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,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力争为所有参赛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支持。”
近年来,中国击剑运动在竞技层面和大众普及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,俱乐部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百家发展到如今的超过600家,注册会员人数突破10万人,这种增长势头与击剑运动进入校园、社会资本投入以及成功运动员的示范效应密切相关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仲满夺得男子佩剑个人金牌,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队夺得团体金牌,这些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,击剑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,更成为许多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来自成都的家长张先生看着场上比赛的儿子,欣慰地说:“学习击剑后,孩子变得更加专注和自律,这项运动教会他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,这些品质将让他受益终身。”
夜幕降临,首日比赛落下帷幕,场馆内依然灯火通明,工作人员正在为第二天的赛事做准备,未来几天,这里将继续上演精彩的对决,剑手们将用手中的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本届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,更是中国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,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,中国击剑的未来值得期待。








